(一九四七年八月二十七日)
(一)我軍已勝利完成渡過淮河、進入大別山之躍進任務,敵人追擊計劃完全失敗,今后的任務,是全心全意地義無反顧地創(chuàng)造鞏固的大別山根據地,并與友鄰兵團配合,全部控制中原。
(二)實現此歷史任務,要經過一個艱難困苦的過程,發(fā)展半年以上的時間。如不大量殲滅敵人和充分發(fā)動群眾,要想站穩(wěn)腳跟是不可能的。因此,我們應切勿驕躁,兢兢業(yè)業(yè),上下一心,達成每一個具體任務。
(三)應向全軍說明,我們有完全勝利的把握。首先是有陳謝兵團在伏牛山、豫西,豫南廣大地區(qū)及山東大軍在隴海路南北的互為配合。其次是我當面敵人只有二十三個旅,兵力分散,戰(zhàn)斗意志薄弱,此次尾我失敗,戰(zhàn)略上愈顯被動。再次是大別山區(qū)有長期的革命傳統(tǒng),且保存有游擊戰(zhàn)爭的基礎,我們有許多本地干部。特別是黨中央、毛主席的英明領導,全軍上下一致的決心和信心,勝利是有把握的,雖有困難也是能夠克服的。
(四)應向全區(qū)群眾說明,我們是鄂豫皖子弟兵的大回家,他們的子弟在華北勝利了,壯大隊伍了;說明蔣軍必敗我軍必勝的條件;說明我們決不再走。我們的口號是與鄂豫皖人民共存亡,解放中原,使鄂豫皖人民獲得解放。
(五)在軍事上,我們在最初一個月內,不求打大仗,而是占領城鎮(zhèn),肅清土頑,爭取打些小勝仗(一兩個團一次的殲滅戰(zhàn))。同時,特別注意引導大家熟悉地形,習慣生活,學習山地戰(zhàn),為大殲滅戰(zhàn)準備條件。但必須了解,如果我們不在半年內殲滅十個旅以上的敵人,就無法使群眾相信我們不會再走而敢于起來斗爭,我們也就會遇到更多的困難。因此,任何時候,全軍都必須有高度的戰(zhàn)斗意志和戰(zhàn)斗的準備。
(六)充分發(fā)動群眾及其游擊戰(zhàn)爭,同我們一塊斗爭,是實現我們戰(zhàn)略任務的決定條件。而我軍嚴格三大紀律八項注意,嚴整軍風紀,是樹立良好影響,使群眾敢于接近的先決條件。各級必須專門檢查實現,萬勿忽視。
(根據《鄧小平文選》刊?。?br />